由米奧繁星舉辦的 2025 台灣首屆「劇光前行」短影劇趨勢峰會於日前在台北圓滿落幕,峰會現場超過 350 位各產業重量級來賓齊聚一堂,並由流量變現教母寇乃馨擔任主持人,共同探討短劇在新媒體時代的商業潛力與未來趨勢。

台灣首屆「劇光前行」短影劇趨勢峰會由米奧繁星舉辦,由左至右為華人音樂創作大師黃國倫、米奧繁星營運長 Andrew、米奧繁星執行長 Eirikr、MEOW SHORT 短劇 APP 平台負責人 Yvonne 及流量變現教母寇乃馨。 「劇光前行」短影劇趨勢峰會/提供
米奧繁星 MEOW SHORT 短劇 APP 平台負責人 Yvonne 於峰會對談中指出,中國 2024 年的短劇市場規模已突破 60 億美元,超越同年電影產業票房,全球短劇市場規模則預計在 2027 年達到 1,300 億美元,「短劇的獲益能力已經超過電影。」包括周星馳、曾志偉、王晶、胡歌以及李榮浩,都紛紛投入短劇製作。
Yvonne 表示,短劇具備產製期短、成本低及高回報三個優勢,「一般影視作品製作時間動輒數個月到數年,但一部短劇只需要 2-7 天,」加上題材多元,各個年齡層都有偏好的短劇類型,能夠迅速抓住觀眾想要繼續看下去的心理,付費看劇的意願比其他影劇類型更高,「無論是創作者、品牌方或投資人,短劇都將成為下一個新商機。」
新媒體商業策略專家雪倫也分享,在中國,星巴克、麥當勞與肯德基等國際品牌都開始運用短劇策略與不同年齡層的受眾建立連結,透過短劇合作的形式與消費者互動,「短劇不只是內容,而是品牌行銷的新起點。」

米奧 MEOW SHORT 短劇 APP 平台負責人 Yvonne,分享短劇未來發展趨勢與潛力。 「劇光前行」短影劇趨勢峰會/提供
Yvonne 觀察,台灣短劇正值起步階段,米奧繁星推出 MEOW SHORT 短劇 APP 平台,並計畫於 2025 年推出 100 部台灣本土短劇,並推出共好計畫,藉由投資出品以及聯合運營的雙軌模式,扶植有潛力卻缺乏技術與資源的優秀創作者,一步步打造台灣短劇產業鏈,「米奧繁星希望藉由短劇,讓台灣站在下一個影視風口,被世界看見。」